關於帶著孩子做家事
相信認識我比較久的讀者朋友都知道,我最常拿來洗腦孩子老公的就是『Happy wife, Happy life 』還有『家事,就是全家人要一起做的事』。所以連小志先生都會開玩笑地跟孩子說『別讓媽媽不開心,只要媽媽高興,你們就會有好日子過』。當然我也會讓老公孩子們真切地感受到,擁有一個快樂的媽媽(老婆)他們可以享受到的福利有多麼地物超所值。
雖然他們被我洗腦得很成功,但是天底下沒有生來就愛做家事的人。所以在開始邀請孩子一起做家事的時候,我可以接受他們的『斤斤計較』。計較哥哥有沒有一起晾衣服,計較昨天幫妹妹把髒衣服拿去洗衣籃今天要換她拿,計較只願意折自己收自己的衣服或是只願意收拾自己的碗筷......,這些反應都非常的可以被理解,我們只要同理,並鼓勵他們做好自己份內的事,然後讓他們感受到全家人一起做家事時的樂趣(可以想些好玩的點子在做家事的過程中玩)。最重要的重點就是『放低標準』,你可以在一旁協助,但千萬不要把孩子做好的家事又看不順眼的自己砍掉重練,這樣不只是告訴孩子『媽媽時間真的太多』,而且也傷了孩子的自尊心(如果真的有強迫症,麻煩學我在小孩上學的時候,悄無聲息地再把沒吊好沒放好的衣服收拾一下即可)。
等到孩子們做的比較上手之後,也就是媽媽可以開始『出一張嘴』的時候。
就像今天,兩個大的因為教師研習日而跟我相親相愛的在家。吃過早餐後,我便和孩子們一起討論今天的行程。由於他們約了朋友下午來家裡下午茶玩耍,週末小比又要到另一個城市比賽以及例行的中文課程,所以我們討論出,各自自由活動一小時後,我們要一起來做下午茶的點心,接著就要把該洗的衣服折的衣服給收拾完畢(否則假日沒時間做)。
正當我把第二桶衣服放入洗衣機洗的時候,我要他們兄妹把烘好的兩袋衣服先拿上樓折。一開始,他們火速的摺好收好自己的衣服,然後就在我身邊閒晃。後來我問他們願不願意跟我分工,我收拾廚房,他們把爸爸媽媽還有小羽的衣服也折了,這樣我們就能提早出門接他們的朋友到家裡玩(找出省下時間的福利)。當他們小小murmur的時候,我再補上『就像我不會只煮我自己吃的飯!也不會只買我自己喜歡吃的東西!因為我們是家人呀!所以我有好的東西會想到你們,我也會願意為你們付出啊!』(除了談福利,也要適時地動之以情,才不會太過功利)
後來,當我上樓,小妮子開心地展示他折好的我的衣服,然後小比邊折襪子邊把它當手榴彈來攻擊我們(只要不趕時間,讓孩子邊做家事邊小小玩耍是可以被接受的,只要他們後來都能把該做的部份做好即可)。然後一下子我們就把兩大袋衣服給解決,兄妹倆還很得意的說:『三個人一起做果然不一樣,好快就完成了!』(我當然順勢增強一起做家事的美好,而且還因此多出了空檔可以提前和朋友玩耍)
摺衣服時,一起跟我們視訊的阿公阿嬤還笑說,他們見證到我『十年翹腳計畫』的成果。如果你也想加入『十年翹腳計畫』的行列,不妨開始試著放手讓孩子們參與做家事。以下分享的這篇文章,是以廚房為例子,區分出從2到12歲的孩子在廚房裡可以從事的項目有哪些?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:https://brightside.me/…/the-ultimate-list-of-kitchen-chore…/
更多教養分享請見~沒有成績單的童年:goo.gl/gL9ojf